


大願殿
Da Yuan Dian

白陽聖廟
Baiyang Shengmiao
大願殿創辦理念
止於至善 至善園
至善園為佛教、道教的代表,其名取於 四書《禮記.大學》的『止於至善』寓意。孔孟主張「人性本善」,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在這充滿慾望誘惑的社會環境,人性易受影響,追求善良品德成為必要的修行,找回最初真實的自我,免除外界因素影響,時刻警惕自己,遠離貪、嗔、癡等慾望之中,穩固心性。以誦經淨身靜心、修身養性,每日誦讀《大悲咒》及《地藏菩薩本願經》以洗滌心靈,放下妄念;在地藏王菩薩的開悟下,累積善業,終得脫離輪迴之苦。
至善園內殿大願殿主奉以宏願度盡六道眾生的地藏王菩薩與西方極樂世界三佛菩薩西方三聖的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外殿亦敬奉地藏王菩薩六化身六地藏,不論是虔心向佛或是祈願增福,皆為正果。



地藏王菩薩 西方三聖
佛法義理淨化人心 方能圓滿
地藏王菩薩
在至善園大願殿中,主奉地藏王菩藏,以9米金身坐於殿內。《地藏十輪經》載:「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地藏王菩薩以「渡盡六道眾生、教化世人」的宏大願力感動佛祖與世間。其中,「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更表示了地藏王菩薩大慈大悲的決心,故又稱「大願地藏王菩薩」,亦是至善園「大願殿」的由來。
接引『西方三聖』
「西方三聖」為佛教西方極樂世界三位佛菩薩代表,分別是教主阿彌陀佛、左脅侍觀世音菩薩與右脅侍大勢至菩薩。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被視為佛教的「神」,意為無量光佛,又名無量壽佛。無量光廣渡十方法界,可讓蒼生消除惡業,開啟善根;無量壽則為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完成圓滿的追求。常唸「南無阿彌陀佛」,可靜心養性,消除煩惱,增加福報。 在大願殿內,十八尊阿彌陀佛以金身尊像幻化而立,希望來此祈願的信眾可以隨心地更接近佛祖的境界。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意指「觀察世間聲音」,又稱為觀自在菩薩,在佛教及民間信仰中,被奉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也是目前最多人奉祀的神明,象徵消災解難、破除妄念。在遭逢不幸時,於心靜唸「南無觀世音菩蕯」,是眾生的信仰與寄託。 承襲觀世音菩薩渡濟眾生時所幻化的觀音三十三法身,在大願殿殿內,以觀世音三十六法像的金身尊像供奉,讓前來此處敬拜的民眾,得到更多庇祐的能量。
大勢至菩薩
“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 增加智慧、遠離惡道,大勢至菩薩又為無邊光菩薩,手持蓮花、頭戴天冠,天冠中有一寶瓶,寶瓶內裝滿智慧光明,可照見十方法界,亦為「大勢至」由來。 以「孝道」聞名的菩薩,最初頭頂寶瓶並不是盛著光明,而是父母的遺骨。小的時候,父母早已離世,祂一直覺得未盡到孝道,因此將父母的遺骨裝進寶瓶裡,頂在自己的頭上,每日行菩薩道、修功德,並迴向父母,祈求父母可以得道,最後寶瓶內的遺骨化為光明,普照眾生。

心性清澈如君子,品德潔淨如佛陀
『龍進虎出』進門送吉祥、出門送如意
全台灣最大最重室內坐佛
力學與美學的建築藝術
16位飛天仙女 七彩恭迎
六地藏
地藏王菩薩因立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偉大宏願,決心渡盡六道裡受苦受難的蒼生。在佛法中,六道分別為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阿修羅道、人道及天道。故而化身為六道之中,稱為「六道地藏菩薩」。
檀陀地藏
以為地藏王菩薩於地獄道之化身,其形象為左手持人頭幢,右手結甘露印。
寶珠地藏
為地藏王菩薩於餓鬼道的化身,形象為左手持寶珠,右手結甘露印。
寶印地藏
為地藏王菩薩於畜生道濟渡的化身,形象為左手持錫杖,右手結如意寶印。
持地地藏
為地藏王菩薩於阿修羅道之化身,其形象為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施無畏印。
除蓋障地藏
為地藏王菩薩於人道之化身。左手持錫杖,右手結與願印,為人除掉八苦之蓋障,為苦諦所攝。
日光地藏
為地藏王菩薩於天道之化身。為照天之五衰 ( 天人於壽命將盡時,出現的五種衰相) 而除其苦惱。其形象為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說法印。